金山网讯 日落出发、踏月而行,欣赏城市夜景的璀璨,体验运动带来的畅快夜骑,成为今夏火爆的社交时尚。日前,记者探访发现,市区京江路、“江海之门”成为很多骑友的打卡点,最热闹时有近千人次晚间途经此处。 有着5年骑龄的市民陈先生和记者说,夜骑最初是一种富有冒险精神的运动,近两年,在社会化媒体的推动下,夜骑已然成为满足大家运动健康、欣赏夜景的文化风尚。“今年夏天这么热,晚上出门运动运动,释放白天的工作所承受的压力,这就是骑行的魅力。我每星期差不多骑5个晚上,刷足300公里。”陈先生说。 在镇江经开区一家公司工作的陶子、花花、兰姐、玲儿贝娜4名女同事,今年春天每人入手一辆自行车,已形成相对固定的骑行“搭子”。4人还组建了“越夜越美丽飞行群”,只要有人在群里“吼”一声,换上骑行服,到达约定的集合地点,一路骑行挥洒汗水,用陶子的话说:减肥、健身两不误。有时骑完途中顺带还撸个串吃夜宵。 白天城市道路机动车较多,骑友们一直希望市区能有一条舒适的夜骑线路。从焦南坝至江海之门的京江路路段成了较佳的选择。这条路机动车较少,长约10公里,既有足够的安全度,又有一定的骑行量。特别是骑到“江海之门”稍事休息,骑友们吹着近在咫尺的江风,远眺城市璀璨的灯火,让人感到宁静和放松。记者连续几晚在“江海之门”采访发现,由于每天平均几百名骑友陆续集散在此处,有市民嗅到商机,便在桥面上支起小摊、摆放椅子,现做现卖解暑糖水、冰饮,生意还不错。 夜骑还带热了自行车消费。我市一家自行车俱乐部负责人老田和记者说,近年来自行车消费主力的年龄段逐渐年轻化,“以碳纤维材质的中端自行车来说,以前基本都是30-50岁的人才会考虑。现在20岁出头的小年轻也会买。”俱乐部里卖得最好的是3000元左右的车,“可以有不错的体验感,无论是通勤还是远距离骑行都可以。”老田说。此外,还有一些年轻人热衷于高端组装车,“私人订制”一辆对自己最合适的组装自行车,每个配件的品牌可能都不一样,自行车的价格也因此产生很大差异,有人愿意花上万元甚至数万元去配车。 需要提醒的是,夜骑风靡,也不能忘记安全。在京江路上,有时骑友扎堆,借机动车道骑行,甚至都快骑到机动车道中间了。交警部门提示,可以骑得帅,但别骑太快。夜间能见度降低,着戴反光条的骑行服能让过往车辆更容易看到骑友,来保证骑行的安全。无论何时,戴头盔都是必须的。骑行时不要戴耳机听音乐,否则会影响对外界声音的判断。骑自行车转弯时减速慢行,伸手示意,发出提醒信号,不得突然猛拐。骑友间两车或多车不要靠得太紧,也不要并排骑行,应保持较大车距,让跟在后面的骑友有充足时间刹车。 特别要请家长们注意,《道路交互与通行安全法实施条例》中规定,驾驶自行车上道路行驶应当年满12周岁。12周岁以下的小孩子们尽可能地选择安全场地,不要加入夜骑队伍。(记者 翟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