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游戏时,航拿着一辆警车在地垫上玩了起来,嘴巴里嘀咕着:“警车来喽~警车来喽~”这时,然也拿了一辆救护车在航边上开了起来,随后锦宝也加入了队伍。慢慢的变多的小汽车和小司机加入到了游戏中,地毯一下子变成了热闹的“马路交通”。一次关于小汽车和马路的游戏开始喽! 1.日常生活中,幼儿上下学或者外出游玩时都有过坐车的经历,接触或者看到过很多类型的车,对于车和马路比较熟悉。 2.通过《托马斯》等一系列与车有关的动画片、绘本故事、汽车模型等,幼儿对于车和马路有一定的了解和认知。 2.初探游戏后,通过游戏后谈话,激发了幼儿进一步游戏的兴趣,增强幼儿建构马路的积极性以及在马路上行驶小汽车的乐趣。 2.具有初步的安全意识,在提醒下能注意安全,不做把清水积木乱扔、乱抛等危险的事情。 3.在艺术活动中运用多种材料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象,尝试运用清水积木进行各种组合搭建。 1.愿意和同伴一起游戏,能通过你自己的兴趣选择游戏,想加入同伴的游戏时,能友好地提出请求。 2.游戏过程中愿意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想法,必要时可以辅以简单的动作和表情。 3.具有基本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游戏过程中能够注意安全,不做用清水积木对准其他幼儿等危险的事情。 4.通过观察,能注意到不一样的种类的车的较明显的特征,并能用语言进行描述,具有初步的探究能力。 5.具有初步的艺术表现能力,能用简单的线条和色彩大体画一画马路上面有什么。 6.游戏结束能在听到音乐后将小汽车、清水积木等放回原处,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1.悦人:同伴间能够友好相处,共同进行游戏,不争抢、独霸玩具车、清水积木等,学会分享,想要加入游戏时,能友好的提出请求。(悦纳伙伴) 2.悦物:游戏过程中能够大胆选择自身喜爱的游戏材料,并爱护好收集来的各种游戏材料,游戏后能够自主的将材料来收整。(悦纳材料) 3.悦境:能通过你自己的兴趣选择游戏,喜欢和同伴共同进行游戏。(悦纳环境) 从孩子们七嘴八舌的讨论中能够准确的看出他们对于“车”的概念大多来源于日常生活经验的积累,为此我们在区角内投放了《马路上的车》、《前面还有什么车》、《各种各样的卡车》等与车有关的绘本故事,帮助孩子们进一步了解与车有关的知识。 孩子们对于车的兴趣度慢慢的升高,区角的汽车轨道显得越发拥挤了,于是在第二天的游戏中,我们投放了新的游戏材料——清水积木。 在游戏中不难发现孩子们利用平铺、垒高等建构技能初步完成了马路的建造,那马路上都有些啥东西呢?为此,我们也和孩子们一起展开了讨论: 根据孩子们的游戏及已有的生活经验,我们开展了一节关键活动——社会《马路上的车》,让孩子们了解了生活中各种各样的车子以及不同车子各自的主要功能。 在9月的游戏中,孩子们对车产生了兴趣,特别是男孩子,他们喜欢在地毯上开着车,也喜欢在区角柜上“开车”。因此我们分析小班幼儿的已有生活经验,帮他们梳理了生活中常见的车,了解了不一样的种类车的不同特征(如颜色)以及其不同的功能。在一次次的游戏中,孩子们逐渐开始不满足于简单的“开车”游戏,萌发了搭建马路的兴趣。因此,我们充分尊重孩子们的游戏意愿,投放了清水积木等材料,以此来激发他们搭建马路的兴趣。在经过几次游戏后,孩子们已经能够搭建出“长长的”“会转弯”的马路。 在搭建马路和开车游戏并行进行的时候,我们得知阿诚搭建了一座会移动的桥、小雪拿了一根管子给汽车加油…这些游戏行为充分地说明了孩子们的游戏能力在不断地增强,游戏的情节和角色在不断地丰富。这让平淡的游戏慢慢的出现了新的“机遇”,于是我们开始调整整体的游戏预案,调整推进策略,试图从单一的马路建构走向多元的马路建构和角色扮演。帮助孩子们进一步梳理立交桥、信号灯、加油站等游戏经验,并以对话、个别指导、现场观察推进等方式,引导幼儿积累更多的建构经验和角色经验。 户外游戏,孩子们发现了几辆大大的“汽车”,他们一拥而上纷纷坐在车里,开始当期小司机。这时,小雪拿着一个长长的PVC管,把一头放在了车灯处,停顿了一会后,她说:“好了,加好油了。”这时,小远看见了,也开着汽车过来让小雪帮忙加油。一会的工夫,慢慢的变多的小司机都来找小雪加油。加完油之后,得意说我也要加油。于是得意学着小雪的样子也给边上的小汽车加油。 之后,momo 圆圆也都加入了加油的队伍,开始给没有的小汽车加油。小雪说:“我们就是加油站。”…… 游戏后,我们试着跟孩子们进行了简单地对话,在对话中,小雪说:“汽车没有油地时候就要到加油站加油。”于是我问:“拿加油站里面地叔叔阿姨是用什么给汽车加油的呢?”圆圆说;“他们拿着一把枪,放在车上就可以加油了。” 显然在简单的对话中,孩子们对加油有着一定的生活经验,我们将抓住这一关键信息,在之后的游戏中,试着投放纸箱、水管等材料,来帮助孩子们丰富游戏经验,丰富游戏角色。 在室内游戏中,孩子们也一样玩着小汽车的游戏,与户外不同的是,室内游戏的时候,孩子们可以应用一些清水积木建构简单的马路。如图: 圆圆进行了尝试,他将一座低桥放在了一个高桥的下面,形成了高低不同的两层“高架桥”,并将剩余的部分调整方向,与第二层的桥“齐平” 在共同探索中,孩子们成功地搭建了两层的“高架桥”,于是我又问:“可是桥高高的,小汽车怎么样才能开下来呢?”大奕指了指桥的一边说:“再搭一个积木让它下来。”乔治也点了点头说:“对的。”于是,他用积木尝试给桥的两边都搭建了“往下开的路。” 在乔治搭建完成汽车开下来的路后,我们提出了新的问题,将三辆汽车都摆放在同一个路口,问孩子们: “可是它们都往同一个地方开怎么样才能不撞车?你们在路上看到过这种路口吗?” 游戏过程中,通过一座“会移动”的桥,激发了孩子们想要搭建高架桥的游戏兴趣,为此我们充分尊重孩子的游戏意愿,通过谈话、尝试搭建等方式为孩子铺垫了有关高架的经验,在游戏的过程中,孩子们已能搭建出高架桥的“雏形”,同时他们的平铺、垒高、架空等建构技能也有所发展。 游戏开展的过程中我们得知了MOMO、乔治为高架搭建了护栏,圆圆、航将马路于高架进行了连接使得小汽车能顺利开上高架……这些游戏行为都可以表明孩子们的游戏能力在逐渐增强,后续,我们将继续帮助幼儿梳理有关高架桥、加油站等相关经验,为幼儿游戏的进一步开展做铺垫。 从对游戏的观察以及孩子们的对话中不难发现,由于小班上的孩子仍以独自游戏、平行游戏为主,因而在场地和材料有限的情况下,孩子们的高架也就变得小而零散了。 游戏后,就“小汽车只能在高架上开一小会儿”的问题和孩子们展开了讨论,锦宝:“搭一个大一点的高架就可以了。”MOMO“我们大家可以一起搭。”于是我们找来了积木,请孩子们进行了尝试。 第一座桥搭建成功后,我们问道:“怎么样才能让小汽车在上面开的久一点呢?”于是孩子们又增加了马路和第二座桥。 从孩子们搭建的过程中不难发现他们对于高架桥已有较好的认知且能够合作搭出“高架”的雏形,于是我们又问“怎么样才能让小汽车从下面的马路开到高架上去呢?” 小雪找来了正方形的木块放在“隧道”的下面,通过尝试,小汽车成功通过了长高了的隧道。 游戏将继续,学习也将继续。教育最重要的作用之一就是启发孩子们进行思考和探索,刚入园的小班幼儿对周围陌生的环境充满了焦虑,而愉快的游戏恰巧给予了他们足够的自由时间和空间,让他们逐渐地适应、喜欢上幼儿园。在小汽车的游戏里,一辆辆小汽车,一块块简单的积木不仅给他们带来了快乐,也凸显出了小班幼儿的真实自然的学习活动。他们在不断地摆弄中,学会了如何正确地跟小伙伴交往;知道了马路上各种各样的车所具备的不同功能;主动地思考怎么样将自己所见的“高架桥”经验迁移到游戏中;学会了自主地给游戏创设角色情境,化身加油站的小小服务员为小汽车加油......游戏中,主动思考、积极探索这些品质在他们身上逐渐地萌芽,让我们看见了无限游戏和学习的可能性,也让我们正真看到了一群小班孩子们身上所隐藏着的学习的力量!小班的游戏有别于中大班,片段式的游戏经验积累可以帮助他们逐渐地建立起一些良好的游戏品质,比如勇敢、主动、挑战、探索......让我们继续期待,这一群3岁小小人儿们身上即将迸发出的能量!